舍不得,亦得不到
伊 洁
“吃亏是福,与人为善。”这是父亲始终坚守的信条,也是教育我的不二法宝。
父亲年轻时负责物资采购,天南地北跑遍了大半个中国,见证了近几十年社会发展变革,也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,碰到了五花八门的事。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,父亲自有一定之规,那就是:不管到哪里出差,与谁谈生意,不能斤斤计较,不能让利欲捆住手脚。
一次,父亲和一家单位谈好了价格,但是市场瞬息万变,材料价格大幅下跌,父亲依然按照商定价格履行了合同。父亲告诉我,虽然那笔合同受到了损失,但他的诚实守信也打动了对方,换来的是更多订单和更长远的合作。
父亲说:“有失必有得,舍不得,也得不到。太在乎眼前得失,失去的将是长远的利益。”
后来,父亲自己做起了生意。有一年,父亲给一家建筑公司送去钢材,却一直没收到货款。小本生意,收不上货款,就意味着经营没法运转。父亲除了为自己的生意犯愁,还不忘为对方犯愁:遇到啥难处了?那笔货款,父亲一直没有上门索要,也没有电话催收,只是等,等到年末,终于等来了货款。清点货款时,母亲发现多出5000元!肯定对方是对自己的补偿。父亲二话没说,把多出的钱一分不留,全部退还。
从此,父亲又结下了一个生意合作伙伴,交下了一个一辈子的知己朋友。多少年过去了,每次聚会,曾经得到过父亲帮衬的叔叔都旧事重提,言语里充满了深深地感激。
其实何止经商,做人何尝不是如此。
记得读“研三”时,有两名外教老师在艺术学校讲授室内设计,需要一个英语翻译,学校号召我们积极报名。因为面临毕业,既要忙论文,又要忙备考,再加上没有工资,没人愿意报名。但我报了名,并义务给外教当了半月翻译。同学朋友都说我傻,费力不讨好,耽误了学业。可我不这么认为。这半个月,我不仅锻炼了翻译能力,还结交了两个外国朋友。更出人意料的是,由于两名外教的极力推荐,我荣获了省级优秀毕业生这一殊荣。
这件事让我对“吃亏是福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。
求学时,看到需要帮助的同学,我会及时伸出援手,帮助别人的同时,自己也收获了友谊。参加工作后,我任劳任怨,时刻保持着“我是革命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的心态,得到了领导、同事们的认可。世间之事就是这样,只要舍得付出,就会有收获。这是人生的辩证法,也是社会的公道。
“吃亏是福”,这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,相信也会让我受用一辈子。
家规家训:吃亏是福
释解:“吃亏是福”是郑板桥写给胞弟郑墨的一句话,说的是人生宜当宽宏大度,凡事不要斤斤计较。人生如棋,要进退有度。退让,是给别人让出一条路,也是给自己铺下一条退路。只有进退自如,才能下好人生这盘大棋。
传承人简介:伊洁,女,中共党员,桓台县起凤镇纪检干事。